9月16日晚,河南大别山干部学院报告厅内气氛热烈,沉浸式音乐党课《歌声中的大别山》首演活动隆重举行。信阳市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、一级巡视员、学院院长谷昌豪,巴中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、副主任何春,信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、副主任夏明夫,新县县委书记、县长、学院党委第一副书记李晓亮,信阳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,学院党委副书记、常务副院长孙伟,河南广播电视台驻信阳记者站站长孙晓东等出席首演活动。新县全体县处级领导干部、各乡镇(街道)及县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,英雄山党支部党员代表、劳动模范代表、道德模范、新县好人代表、双拥代表、村(社区)支部书记代表、民营企业代表,以及在院培训班学员和学院教职工共500余人观看演出。
六年前,2019年9月16日,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情怀亲临信阳考察调研,作出了“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”“大别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”的重要论断,强调“要讲好党的故事、革命的故事、根据地的故事、英雄和烈士的故事,加强革命传统教育、爱国主义教育、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,把红色基因传承好,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”。
作为大别山精神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,近年来,河南大别山干部学院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,忠诚履行用好红色资源、讲好“四个故事”的政治责任,持续加强大别山精神研究阐释和宣传弘扬,着力打造大别山精神研究高地。牵头成立河南省大别山精神研究会,连续多年举办学术研讨会,深入推进理论研究,广泛开展宣传宣讲。今年,我院联合河南广电唐宫文创团队,精心打造沉浸式音乐党课《歌声中的大别山》,是我院在新形势下讲好“四个故事”、创新课程形式的积极探索。
随着首演拉开帷幕,特聘教师桂乐音唱响《八月桂花遍地开》,全场灯光渐暗,三位身着灰布军装的“红色宣传员”手持泛黄歌谣本“穿越”登场,瞬间将现场观众带回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。该课程以《八月桂花遍地开》《黄安谣》《送郎当红军》等大别山区经典红歌为线索,通过旋律与故事的交织、历史与现实的对话,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大别山“二十八年红旗不倒”的革命历史,深刻感悟大别山精神。
课程演出中,全场掌声雷动。英雄山党支部委员、学院特聘教师、老红军后代黄德耀感慨到:“作为一名红军后代、一名党员、红色精神的宣传员,通过这场沉浸式的党课,让我更加清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。我不仅要讲好他们的故事,更要传承好他们的精神。”田铺乡党委书记李文林表示:“作为基层的党员干部,我们必须牢记总书记的嘱托,传承弘扬大别山精神,通过有效的基层治理把群众团结起来,通过埋头苦干推进乡村振兴,让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。”
学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于翔表示:“这堂课不同于传统的授课讲授,学员由聆听者变参与者,在你唱我和、纵情放歌的故事场景中,重温大别山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,深刻领悟大别山精神的丰富内涵。”在院培训的学员刘宁分享道:“听着这一首首歌曲,仿佛把我带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,重温了大别山精神。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,我们应该继承发扬大别山精神,在工作和生活中作表率、勇担当,传承红色基因,赓续红色血脉。”
下一步,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,持续创新宣讲形式,拓展宣讲渠道,努力以更加多元、更加新颖、更加有效的方式推动大别山精神在全国传播,让大别山精神绽放出更加绚丽的时代光芒,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