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我有幸赴河南大别山干部学院参加学习,踏访红色热土,聆听英雄史诗,接受精神洗礼。作为永定河中心的一名转业军人,这场红色之旅不仅让我对大别山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悟,更让我在军魂与水务使命的交融中,明晰了新时代坚守与担当的方向。
卸甲经年,军装虽褪,军人底色依旧滚烫。漫步大别山革命旧址,触摸斑驳的历史痕迹,红二十五军冒雨远征的坚毅、大别山军民“坚守信念、依靠群众、不畏牺牲、胸怀大局”的壮举,与军营岁月里淬炼的忠诚底色跨越时空共鸣。这让我深刻认识到,我们从保家卫国的战场转业到永定河防汛一线的“考场”,恰如大别山从烽火岁月迈向和平发展,恰如永定河从历史奔流走向生态复苏,岗位虽变、使命更迭,但“听党指挥、服务人民”的初心从未改变。这份刻在骨子里的铁律意识、担当精神,正是我们扎根永定河管理岗位的精神根基。
细雨漫山,浸润水务初心。在红色课堂与实地教学中,英烈们不畏艰险、为民奉献的事迹,与永定河中心“守护永定安澜、润泽津门民生”的使命深深相融。雨雾中,年轻战士们顶风冒雨冲锋的身影,让我不禁想起汛期里我们水务人战汛逆行的模样:披雨衣、踏浊浪,巡查堤防险工、监测水文汛情、抢排河道内涝,以军人的硬核担当践行“水不退、人不撤”的誓言,全力守护沿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大别山精神赋予我们的,正是这种“不畏艰难、敢打必胜”的奋斗力量,激励着我们在水务一线勇挑重担。
水务根在群众、魂系民生。大别山“依靠群众”的优良传统,与我们“服务人民”的军人底色一脉相承。学习中,我更加坚定了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工作理念——聚焦永定河河道生态治理、水源调度保障、水利工程管护、涉水安全监管等核心任务,推进河道生态修复,破解沿岸群众急难愁盼的水问题,用一件件民生实事延续军民鱼水情,让永定河的清水滋养津门大地。
此次大别山之行,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,更是一次郑重的使命重申。今后,我将以大别山精神为指引,以军人底色为根基,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,在永定河基层一线的岗位上守信念、怀大局、勇实干,全力守护河道安澜、筑牢生态屏障,让每一滴清水都承载着初心与担当,续写新时代天津转业水务人的责任与荣光。
作者王金亮,系“天津市永定河管理中心'追寻大别山薪火 砥砺奋进新征程'党员专题培训班”学员